|
中国古代文化对“五”的注重时间:2022-04-15 五行概念出现后,以“五”来规范认识自然万物以及人事制度等就变成一种模式。《尚书》所载的典章制度大多以五为律。从尧典开始就有五品、五典、五服、五礼、五刑等记载。 我国最古老的军事著作《孙子兵法》多处出现以五计数的条目。 古人习惯把事物分成五类、五个等级、五个方面等。如: 1、《尚书·皋陶谟》有“弼成五服,至于五千,洲十有二师。外薄四海,咸建五长。”《尚书·尧典》有帝曰:“契,百姓不亲,五品不逊,汝作司徒,敬敷五教(五品指君臣、父子、夫妇、长幼、朋友五种人际关系)”。 2、《尚书·吕刑》有“两造具备,师听五辞。五辞简孚,正于五刑。五刑不简,正于五罚。五罚不服,正于五过。”(五刑是指墨、劓、腓、宫、大辟,均为肉刑) |